close
子曰:「三十而立」。然而現代的三十世代,真的能如期達到而立成就嗎?
104人力銀行針對25-35歲台灣上班族調查發現,超過半數表示收入無法滿足生活需求,僅有8.7%表示有餘錢做理財規劃;人人稱羨的百萬年薪俱樂部,僅5%的人在30歲實現。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表示,大部份三十世代不只薪資收入「不立」,對於工作成就以及整體生活的滿意度平均分數也落在及格邊緣,其實三十世代普遍因接受高等教育而延遲入社會,「而立之年」可以代表立定職涯方向的啟航點。
時常覺得104人力銀行發表的資料很有意思所以轉貼上來分享給大家
雖然總以為自己還年輕
但是算算年紀,三十歲真的就快到了
在這個時代,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想要三十而立簡直是天方夜譚
物價不斷飆漲,生活已經是越來越困頓了
若還想有車有房的,註定每個月是入不敷出的月光族了
於是,大夥不管有成家沒成家的
開始賴在家靠爸媽
三合院也許不會再風行
但以後三代同堂擠同一個小窩應該很常見啦
該喜? 該憂?
這奇怪的世代!
三十還不立
四五十也別想退休了
大家繼續咬著牙往前衝吧!
104人力銀行針對25-35歲台灣上班族調查發現,超過半數表示收入無法滿足生活需求,僅有8.7%表示有餘錢做理財規劃;人人稱羨的百萬年薪俱樂部,僅5%的人在30歲實現。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表示,大部份三十世代不只薪資收入「不立」,對於工作成就以及整體生活的滿意度平均分數也落在及格邊緣,其實三十世代普遍因接受高等教育而延遲入社會,「而立之年」可以代表立定職涯方向的啟航點。
薪資袋內的數字若是不夠自己花用,想在三十歲成家立業絕非易事。
104人力銀行《30立不立?而立世代成就危機》調查顯示34.7%的三十世代表示收入只能勉強糊口,12.2%有時入不敷出,甚至有7%的人薪水跟不上負債累積;僅37.3%收入可完全滿足生活需求,不到一成的人收入應付生活有餘還可充份規劃理財。換算下來,有超過半數的三十世代收入不敷生活花用需求,必須咬緊牙關度日子,不求而立,只求能照顧自己就好。
百萬年薪收入往往是三十世代衡量自我成就的指標之一。
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面對即將要到來的三十歲大關,25~29歲有12.4%樂觀預估自己三十歲時年薪可破百萬,近六成預估自己至少可以有五十萬以上年收入;但是對照30~35歲上班族實際發生的狀況,人人稱羨的百萬年薪俱樂部只有4.9%順利達成,超過半數的人三十歲時真正的年收入竟然低於40萬元。針對百萬年薪的夢想和現實落差,若在而立之年前能晉升主管職,有七成的機會年薪可突破50萬,甚至有14.4%進入百萬年薪俱樂部。
方光瑋表示,現在的三十世代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影響之下,進入職場的時間向後延遲,若再加上唸研究所、當兵的時間,出社會往往已經超過二十五歲,是難以實現三十歲年薪百萬的關鍵之一。他並指出,三十世代平均換過4份工作,倘若每份工作只做了一、兩年就頻頻轉換跑道,很難累積在而立之年獲得高薪高位的爆發性能量。
百萬年薪收入往往是三十世代衡量自我成就的指標之一。
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面對即將要到來的三十歲大關,25~29歲有12.4%樂觀預估自己三十歲時年薪可破百萬,近六成預估自己至少可以有五十萬以上年收入;但是對照30~35歲上班族實際發生的狀況,人人稱羨的百萬年薪俱樂部只有4.9%順利達成,超過半數的人三十歲時真正的年收入竟然低於40萬元。針對百萬年薪的夢想和現實落差,若在而立之年前能晉升主管職,有七成的機會年薪可突破50萬,甚至有14.4%進入百萬年薪俱樂部。
方光瑋表示,現在的三十世代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影響之下,進入職場的時間向後延遲,若再加上唸研究所、當兵的時間,出社會往往已經超過二十五歲,是難以實現三十歲年薪百萬的關鍵之一。他並指出,三十世代平均換過4份工作,倘若每份工作只做了一、兩年就頻頻轉換跑道,很難累積在而立之年獲得高薪高位的爆發性能量。
104人力銀行調查顯示,三十世代給自己目前的工作成就打分數,平均僅在63分及格邊緣;對於整體生活的滿意度也是同樣平均63分。進一步交叉分析中發現,一般人印象中,當老闆的人,應該會有較高的工作成就感與生活滿意度,但實際上這群三十世代的「小」老闆,在自評工作成就僅55分,整體生活滿意度也才60分,不但低於平均值,甚至比基層員工的分數還低。方光瑋表示,「經營事業」比起「顧好專業」壓力大許多。
對於「小」老闆的辛苦,現年32歲,創設豆干網路宅配事業的吳思瑩很能感同身受,因為當老闆的壓力來自於對未來有眾多待實現的憧憬,以及現實中收入不夠穩定的焦慮,尤其是三十世代往往背負著不小的社會期待與經濟壓力,對於由受雇身分轉換為創業者多所掙扎。她建議三十世代創業須事前評估三件事,第一是先控制個人日常開銷,評估經濟壓力在無收入狀況下自己仍可承受;第二是獲得親友的支持;第三是作夢不妨大膽一點,要能抱著「賺不到錢,大不了還能賺取創業經驗」的正向心態。她認為創業者不只是「夢想導向」,還必須具備「目標導向」,對於未來數年的生涯發展必須有事前規劃的洞見和堅持。
此外,這次104人力銀行調查中也觀察到,59.4%的三十世代目前仍與父母同住,僅40.6%遷出獨立生活。三十世代甘願當「賴家王老五或大小姐」的前三名因素分別是:買不起房子(42.6%)、有人可以照顧自己的起居(25.8%)、以及父母年邁需要子女供養看護(20.1%)。除了經濟生活上無法獨立或者孝順爸媽的理由之外,有些受訪者表示,是因為父母不准自己搬出去住,或工作地點離爸媽家較近。「三十賴家」成為台灣新現象。除了經濟獨立不易外,三十世代在生活上獨立的比例也不高。
方光瑋認為,許多人屆臨而立之年備感來自傳統社會價值期待的經濟獨立與生活獨立的壓力,其實三十世代往往因為高等教育普及化而延遲進入職場,所以在而立之年前,最需累積的並不是財富,而是充實「累積財富的能力」,運用在職場上數年的經驗,判斷出對個人發展最有利的下一步,準備朝該專業領域前進,則「三十而立」就是代表立定職涯方向的啟航點。
《30立不立?而立世代成就危機》調查由104市調中心執行,於2007/6/25至6/28,針對104人力銀行25~35歲求職會員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有效回收共2,429份。在95%的信心水準之下,問卷誤差為正負2.29%。
以上內容來自104人力銀行電子報
時常覺得104人力銀行發表的資料很有意思
雖然總以為自己還年輕
但是算算年紀,三十歲真的就快到了
在這個時代,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想要三十而立簡直是天方夜譚
物價不斷飆漲,生活已經是越來越困頓了
若還想有車有房的,註定每個月是入不敷出的月光族了
於是,大夥不管有成家沒成家的
開始賴在家靠爸媽
三合院也許不會再風行
但以後三代同堂擠同一個小窩應該很常見啦
該喜? 該憂?
這奇怪的世代!
三十還不立
四五十也別想退休了
大家繼續咬著牙往前衝吧!
全站熱搜